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非凡之路:花道仕途 > (55)再会郭美美全文阅读

(55)再会郭美美

钱经理走后,小海跟随郭美美上楼,进了包房。

招呼小海坐下后,郭美美摇曳着身子倒水、泡茶,然后笑盈盈地陪着小海随意地喝茶,聊天。

一会之后,郭经理问:“王主任,你要不要洗洗澡?这里有热水,很方便的,洗洗酒气,你会感觉很清爽的。”

小海听了这话,笑看着郭美美,没有吭声。

看见小海看着自己不说话,郭经理红着脸起身走到小海身边,扶着小海的肩膀,凑近小海的耳边轻轻地问:

“要不要人家陪你一起洗呢?”

小海看着满脸媚态的郭经理,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下来一切就自然而然了。

之后,小海随意地问:

“郭经理,能不能说说你老公是干什么的呢?”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红十字会的。”

“是吗?真不错,扶危济困,很高尚的职业。”

郭经理听了摇摇头说:“唉,听起来很高尚,可实际情况却远远不是这样。”

“什么情况?”

“根据我的了解,他们中的一些领导比猪都笨。我丈夫就是其中一个。”

小海诧异地问:“郭经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他们呢?”

“唉,你说男人长得丑点,功能低点也没什么要紧的,干革命也不讲这些,可关键是要有灵活的思想和头脑。可你看看这些领导们,长得肥头大耳也就罢了,可脑袋瓜比猪还笨,好不容易捞点钱,结果还让人家发现了。你说说看,连贪污都不会的人,和猪有什么差别?是不是比猪还笨?”

“原来是这样。”小海恍然大悟。

“可不是咋地,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小海点点头说:“不过你说的也是,确实是笨了点,让这些人活着,真是浪费人民的粮食呀。”

“可不,他们哪能像你,不但长得帅,人聪明,还很神勇,从第一见到你,人家就喜欢上你了呢。”

“是吗?谢谢你的看重。”

第二天,小海就向白玫汇报了情况。

白玫听了高兴地说:

“做的不错,看来你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老练了,知道如何见风使舵了。”

“谢谢姐的夸奖,这都是姐教导有方的结果。”

“咯咯,我的马屁你都拍,不过听起来满舒服的哦!”白玫笑了笑,接着说:

“不过,书记虽然快退休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姐,我知道了,等市长那里有了回信,咱们再商量怎么做,你看行吗?”

白玫点点头说:

“行,另外,你也要想法和其他主要领导通通气,不能让人家心里不舒服,书记和市长过几天要来建委讨论方案,要预防有些人添乱。”

“姐,你放心,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这事。我都想好了,这次我打算给每位主要领导弄套房子,省得他们心里不平衡。”

“哦,弄套房子,怎么弄,说说看。”白玫有些惊奇。

“姐,我是这样想的,安置居民不是要盖那么多房子吗?我们和建筑公司商量一下,设法把每层的层高降低十几公分。姐,你想想,这样在不增加建筑成本的同时,会多出多少房子?这样给市长、书记以及建委的主要领导们一人一套,我想他们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那里还会捣乱?”

白玫听了暗暗点头,看来小海成熟了,能独当一面了。就说:

“这个主意不错,亏你能想出这种办法来。”

“姐,这不都是为了安定团结嘛。”

“好,这样就好,你可以找机会给他们略微地透露一下,我想这件事应该就十拿九稳了。”

“姐,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呵呵,那就忙去吧!”

几天后,经理钱大同打来了电话。电话里,钱大同告诉小海,市长已同意了他的想法,并对小海的工作表示了极力地赞许。之后,小海以请教工作的名义,分别找各建委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顺便透露了一下想借此机会给领导们解决一些住房问题的想法。各位领导听了很是高兴,积极帮小海出谋划策。

不久,书记、市长带着相关人员来到建委,商讨书院街改造问题。

建委的会议室里,宽大的会议桌一头,书记、市长并排坐在那里,其他人按级别的高低依次坐在两边。

书记首先发言:

“同志们,我们今天到建委来,就是想和大家商讨一下书院街的改造问题。书院街作为我们古城的古文化遗址,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了。今天我们想要再现他昔日的辉煌和繁荣。下面请市长谈谈市委市政府的具体想法。”

市长接过书记的话说:

“同志们,古城墙翻修之后,已成为我们古城的一张名片,得到了古城和全国人民的热情赞扬。为了响应人民的呼声,我们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古城的另一个古文化遗址‘书院街’进行改造恢复,使之成为我们古城的另一张名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恢复书院街的昔日繁华,展现我中华文化的历史文明。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书院街居民的居住环境,也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下面请城建委的负责同志谈谈你们的想法,以供大家参考讨论。”

白玫接过话说:“了解到市委市政府的设想后,我们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书院街进行了详细地了解和考察,并请有关专家进行了认真指导,对书院街的改造有了一些具体的初步设想。下面由具体负责人王小海副主任给大家具体谈谈。”

小海接过话说:“书记、市长、各位领导,我们按照白主任的指示,对书院街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和研究,并把结果整理成资料,马上发给大家,请大家参考。”

这时,会场服务人员,拿出一摞资料分发给大家。

小海接着说:“我在这里简要地给大家说一说。据我们了解:书院街现在有住户一千一百一十五户户,人口五千一百九十八人,其中非法住户三十五户,人口一百二十四人,人员流动性大,比较复杂。整个街区现状,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脏、乱、差’,垃圾乱堆,污水乱流,夏天苍蝇蚊子乱飞,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大家都点头。

小海继续说:“怎么改造,经过我们与有关专家现场考察和研究之后,形成了一个初步设想。专家认为,除了要恢复原有的东西走向的街道外,应该把位于原有街道中间区域的南北人行道也打通,改造成街市,作为文化市场的一部分,形成十字街,取四通八达,吉祥如意之意。这样不但扩大了原有市场,交通也便利,更有利于划块管理,更符合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

对于居民的安置问题,专家认为,可以在市场后面建立居民区,建设居民楼,以现有的地方,完全能够安置现有的居民。

对门市房的建造形式,专家也提出了建议。专家认为,书院街作为古城古的文化的遗址,首要体现一个‘古’字,建议把所有的门市房都建成仿古的二层小楼,一层作为门市房,二层可以作为休息室或库房,这样比原有的单层房屋大气而且实用,也使得古文化街更有特色。主要问题我就简单地说这么多,请领导们看看资料,多提意。”

听了小海的发言,大家看着资料,交头接耳,相互议论着,感觉这个建议很不错。

听着大家交头交头接耳议论了一会,市长看了看书记说:

“王小海同志的发言虽然简短,但很具体,很清晰,说明城建委的工作很到位。但有两个问题我们也要考虑,首先就是钱的问题,百废待兴,用钱的地方太多,我们市政府会同财政局千方百计挤出来的资金不过两亿元。按照估算,也就刚够安置居民,可安置了居民,建市场的资金哪里来呢?另一个问题就是拆迁问题,拆迁会那么顺利吗?”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个结果。

小海认为应该说话了,站了起来说道:

“对于拆迁,我们资料里也有建议,我们也和有关人员讨论过。拆迁肯定不会顺利,上千户,几千人,难免会有不通情达理的人。这就要求在选择施工单位时,要求施工单位要有必要的拆迁能力和必要的手段,以保证拆迁的顺利进行。当然我们主管机关、街办、居委会、派出所等单位的密切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资金问题,我们也研究过,我们认为,不妨把资金问题也推给有能力的承建单位,让承建单位垫资或者贷款来修建。建成后,门市房由承建单位自行租赁或出售,所得款项补偿垫资和利息。这样做虽然有风险,当然也有收益。

市场建成开张之后,我们政府部门只需要派人管理收税就行了。这种政府部门既省钱又省力,还可以增减税收的办法我们认为很不错?也请大家讨论讨论,发表发表自己的看法。”

书记听了很感兴趣说:“这个想法很有新意,也许可行,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于是大家开始讨论,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

市长看了一眼书记大声说:“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大胆,很具有创新精神,也有道理,我们可以研究研究,试一试,说不上会有很好的效果,不知大家觉得怎么样?”

大家又开始议论了。

不一会,书记看了看市长说:

“我觉得不错,建委的同志,你们把你们的想法再好好整理整理,写成材料,交给我们,我们回去研究之后,再做最后决定。”。

市长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按书记说的去做。另外,建委的同志也可以和建筑公司沟通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好的建议。”

白玫答道:“我们一定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去做,请领导们放心。”

会议虽然简短,可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小海和白玫放心不少,静等市委市政府的最后决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