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 第五章 婚前性行为规范(5)全文阅读

第五章 婚前性行为规范(5)

将各自变量的一对取值的影响做比较,可以对以上数据做文出如下解释:在自变量对“婚前在双方相爱的情况下可不可以接吻”这一问题的回答的影响中,出生年这一变量有很大影响。通过计算得到,年轻者(1948年以后出生者)与年长者(1947年以前出生者)的比值之比为4。,也就是说,一旦研究对象为年轻者,其持婚前在双方相爱的情况下可以接吻这一观点的机会是年长者的4。倍。年轻者与年长者的这种显著区别反映了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在这个态度依变量上,教育程度的影响略次于出生年的影响,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人与中学以下教疗程度的人的比值之比为。1,也就是说,一旦个案为具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其持“婚前可以接吻”态度的机会是只有中学以下教育程度者的。1倍。这说明教育程度越高对这种婚前性活动的容许程度越高。

自变量对“婚前在双方相爱情况下可不可以拥抱”这一问题的回答有着更加显著的影响。其中出生年的影响最为显著,年轻者与年长者在这一变量上的比值之比竟高达6。6倍,也就是说,一旦个案为年轻者,其对婚前拥抱持容许态度的机会是年长者的6。6倍。教育程度的影响不太明显―教育程度高的人与教育程度低的人的比值之比为1。9倍,即一旦个案为教育程度高者,其持容许态度的机会是教育程度低者的1。9倍。

在自变量对“婚前在双方相爱的情况下可不可以发生性关系”这一问题答案的影响中,出生年的影响仍较大,年轻银者与年长者的比值之比为。1倍,即年轻者持容河许态度的机会是年长者的。1倍。教育程度高者与教育程度低者的比值之比为1。7倍,即教育程度高者持容许态度的机会是教育程度低者的1。7倍。

在自变量对婚前接吻行为的影响中,出生年的影响最大,其中年轻者与年长者的比值之比为5。倍,即一旦个案为年轻者,其有婚前接吻行为的机会是年长者时5。倍。教育程度的影响次之,其中教育程度高者与教育程度低者的比值之比为。6倍,即一兒个案为教育程度高者,其有婚前接吻行为的机会是教育程度低者的。6倍。职业的影响相比之下最弱,但也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其中干部知识分子与其他职业者的比值之比为1。6倍,也就是说,一旦个案职业为千部知识分子,其有婚前接吻行为的机会是其他职业者的1。6倍。

自变量对婚前拥抱行为的影响与对接吻行为的影响模式十分相似,其中出生年两个取值的区别为。4倍,职业两个取值的区别为1。6倍。对这两个数字的解释与对接吻行为的解释大致相同。

自变量对婚前性义系(指ing交行为)的影响出现了有趣的反常现象。虽然出生年的两个取值的比值之比与前述所有现象一致(年轻者的比值为年长者比值的。0倍:),但职业的影响却翻转过来,其他职业者与干部知识分子的比值之比为1。5,即其他职业的人有婚前性行为的机会是干部知识分子的1。5倍。这一点与其他所有的分析结果相反。它揭示出,虽然职业地位高的人与职业地位低的人相比,在婚前性容许程度上多持宽容态度,甚至前者的婚前拥抱接吻行为也比后者为多(但是在婚前性行为这一点上却少于那些职业地位低的人。这说明,尽管婚前性容许程度在我们的社会银中有所提高,或许还将继续提高(从年轻者与年位者,社会地河位高者与社会地位低者之间的差异可以做出这种推断),拥抱文接吻一类行为也为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们所接纳并实行,但是人们对婚前ing交行为仍十分谨博,尤其是那些职业地位较高的人更为谨慎。职业地位不同的人在婚前性行为上的区别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取向一一职业地位高是受到社会价值观肯定的,而他们的行为说明,社会价值观及行为规范选择在婚前性行为上谨慎行事。

结论

这项研究通过大量定量分析,检验并基本证明了下列研究假设:出生年代越晚的人婚前性容许程度越高且其婚前性活动越多,社会经济地位(包括职业,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越高的人婚前性容许程度越高且其婚前性活动越多。惟一的例外是,在两性发生婚前性关系这一点上,职业地位低的人比起职业地位高的人做出这种行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