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 第三百七十六章 犬牙交错的态势全文阅读

第三百七十六章 犬牙交错的态势

一时间,代城被袭,齐军忽然来临的消息。

一夜之间竟然便传遍代县,民众皆知。

只是,由于张宪破城之后,竭力封锁消息。

再加上次日展昭便继续领暗影成员前去秘密捕杀潜伏在各地的唐军密探。

故而,虽然代城已经失守,但主力军方向李元吉却并未听到任何的一丝风声。

因为,在展昭的出动下,潜伏于各处的密探都以悄然声息的被彻底清理。

故此,代城失守的消息被张宪封锁,又无唐军探子的探报,李元吉又如何能够得知?

…………

此时,主力军,高麒已经接到张宪的告捷战报。

战报中称:其计划已经完成,禀告可以实施后续方案。

从话语行中可以看出,此方案乃是早已制定的。

而且,其计划可谓是环环相扣,精妙绝伦。

这正是出自裴矩,当初自从高麒怒而兴兵时,裴矩却极度冷静。

心知与唐军硬拼,实乃不智之举!

故而,裴矩便缓缓定计,先是设谋派遣一军前往夺取重地代城,然后大力封锁其消息。

在沿途将各处隐藏的唐军探子给消灭。

只要这前期工作都毫无问题的话,此时高麒便可领军长驱直入,急袭唐军。

由于沿途唐军密探都以被灭掉,此时高麒领军从后趁其毫无防备发动进攻,必定能够一战而定!

只说,随着如今战报传来,显然,裴矩之谋实行的可谓十分顺利。

经过短暂的权衡,高麒便率先骑上骏马,手持火凤枪,高昂下令。

紧随着,数万骑兵便携着破军之势,跟随着高麒疾驰而去!

…………

只说,此时朔方德静镇,正爆发着突厥与隋军的一场大战。

德静镇,乃是榆林南下,通往朔方的重要前哨。

至于其身后,更是背靠其长城防线。

故此,靠山王杨林将大军设在德静镇之中,以此抵抗胡寇的进攻。

只说,虽然突厥大军战力斐然,铁木真也知兵善战,其麾下大将众多。

但是,杨林虽然年老,但也是宝刀未老,实力犹存。

与之展开对决,丝毫不落下风!

故此,久而久之下,突厥便与隋军对峙起来。

只不过,随着阴馆方面的急报传来,军情却顿时出现变故。

…………

旋即,靠山王杨林升起大帐,眉头紧皱,将其军情向众将侃侃陈述一遍。

闻言,七郎杨延嗣脾气火爆,忍不住,率先大吼着:“娘的,李元吉这杂毛不识抬举!”

“我军为了抵御胡寇,在前线拼死拼活,为了给唐军一块领地抵抗胡寇。”

“我大隋将重要领地代县相让,可却野心勃勃,竟然企图夺取我大隋都城。”

一时,随着杨延嗣暴躁大吼,其余众将纷纷附和起来,嚷嚷着杀回去,剁碎胡寇。

只是,杨林却并未采纳众将提议,毕竟如今铁木真已经兵临内陆。

一旦隋军大举撤退,突厥必将趁机夺取朔方全境。

到时候,凭借榆林、朔方等地,横扫河套必不在话下。

可河套紧逼内陆,届时,凭借突厥骑兵大举南下,又有何人能挡?

随即,一旁的青年文士杨修眼神犀利,瞧见杨林内心暗暗焦急。

不由故作深沉,说着:“靠山王,我军不能够大军回援!”

“如今我军的大敌乃是塞外胡寇,而唐军与之比起不过是贫瘠之疾。”

“而且,如若修所料不差,李元吉必定乃是擅自出兵,根本没有得到李渊批准。”

一时间,众将闻其言,不由纷纷疑惑起来!

毕竟,杨修所说,李元吉乃是私自出兵,众将都表示不信。

虽然古有“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也鲜有人这样做。

毕竟,此事的弊端极大,如果所遇见的乃是开明君主,尚且无碍!

可要是猜忌心极重的君主,那后果将会…………

故此,一时之间众将进皆望向杨修方向,想看其如何解释。

无视众将的目光,杨修深吸一口气,分析着:“诸位,你们回过来想想。”

“李唐军队为何会北上,他们北上的目的又是什么?”

“李元吉乃是接到天子李渊的旨意后,才领军北上,其目的便是协助我军共同抵御胡寇的入侵。”

“须知,胡寇如果一旦突破北疆防线,入境,到时候不仅我军遭殃,李唐同样不可避免!”

“所以,以伪唐的众百官以及李渊,决计不会命其主动袭击我军。”

“至少在胡寇退却前,不会与我大隋翻脸。”

只见,此时杨修话语可谓信誓旦旦!

闻言,大帅杨林坐在帅台上,苦思冥想着杨修的话语。

随后,才觉得其有理,不由便信了数分。

故而,经过深思,杨林命八郎杨延顺领三千骑兵,七千步卒,合一万兵马,领军回援,固守阴馆。

杨林相信,凭借阴馆那坚固的防线,抵挡唐军的进攻数十日必不在话下。

然后,在这段时间之内派遣使者与李唐进行交涉。

以大局考虑,杨林相信,李渊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仅如此,杨修还提议亲自坐镇后方银川的天子杨协一同回援。

至于杨协回援,其一乃是朔方地处前线,其危险程度较高。

其二,杨协乃是天子,只要能够亲自坐镇阴馆,必定能够激发士卒的拼搏之心。

基于总总原因,杨林也同意让杨协随杨延顺回军阴馆。

…………

此时,雁门关外的战局也是极为惨烈。

由于杨业率众誓死抵抗,虽然契丹军人多势众,但也付出极大的伤害。

其中,由于杨再兴那视死如归的气势,更是横亘于契丹军中。

此时,契丹士卒几乎是闻听杨再兴之名,便会感到胆寒、畏惧!

只不过,由于雁门关更靠近阴馆,故而其遭袭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雁门关。

闻听后,杨业经过与诸子进行商议,遣六子杨延昭领五千步卒回援,守住阴馆。

一时间,北疆大地上,烽烟四起,隋各路援军正紧急向阴馆方向缓缓袭来。

…………

而此时,唐军正在全力攻打阴馆城。

可惜,由于密探被全歼,从上到下,唐军竟然毫无察觉,一支全副武装的骑兵正在疾驰袭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