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宝鉴天下 > 第25章 鉴宝(三)全文阅读

第25章 鉴宝(三)

胡允之笑着道:“研究不深,不等于没有研究,你少拿话搪塞我,俗话得好,谦虚的人学一当十,骄傲的人学十当一。以你谦虚谨慎的性格,我才不相信,你对青铜器一研究都没有呢,废话少,你就直接告诉我,这观音像,到底是不是现代做旧品?”这番话时,胡允之脸上浮现出一丝戏谑的神情。

陈秉南笑了笑,没有话,他眼神一瞥,望向江南,道:“南子,你来这尊观音菩萨像的传承吧。”

众人皆惧一愣,望向陈秉南的目光就有讶异了,老爷子什么意思?江南一个年轻后生也懂青铜器鉴定?开什么玩笑?

江南也没想到陈秉南会让自己对这尊佛像进行鉴定,多少有些慌张起来。

他讪讪一笑,道:“南伯,您别开我玩笑啊,我才看了几天书,岂敢在众位专家面前妄下断论?再了,书本上生搬硬套学来的知识做不得数的,您别为难我了。”

陈秉南哈哈一笑,鼓励他道:“正是因为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没有接触事物更让你快速进步,我才让你看看,吧,即便是错了也没关系,大家不会笑话你的。”

江南看了看南伯,又瞄了瞄其他几位,显然大家也明白了陈老的意思,都冲着江南微笑着头,心里也对陈老佩服万分,看看人家,提携起后辈来,真是不遗余力啊。

这就要赤膊上阵了?江南禁不住有些心虚,但是看着大家期待和鼓励的眼神,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一段儿。

“胡伯,各位前辈,子把丑话到前头,如果我对这尊佛像鉴赏有误的话,请大家不要见笑。”其实他心里已然有数了,还是那句话,寒气不会欺骗他,但姿态要做足不是?江南丝毫不介意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谦虚好学的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呵呵,江南你太谨慎了,别你鉴赏古玩,就是我们这些厮混在古玩行里好些年的老家伙,卖东西都时常看走眼,更别鉴赏了,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就是了。”胡允之笑着道。

“好,那我就献一把丑。”江南把观音像从南伯手里接过来,假模假式的观察了半天,才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它应该叫‘站姿思惟菩萨像’,这种佛像,在我们国家的北魏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恰巧我前两天在一本古佛像的鉴定图册中看到过有这么一尊一模一样的观音青铜器,我记得书上介绍,它是根据朝鲜半岛统一新罗时代的站姿思惟菩萨像演变来的,而且呢,它有一个很高的名品,目前在韩国首尔博物馆收藏着呢,大概有几十厘米的一尊像,堪称世界名品。

再看看您这尊像,从包浆上看,似乎没有问题,滑熟可喜,幽光沉静,通体呈现出一种明亮,似乎上了年纪,显露出一股温存的旧气,但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包浆是什么?白了就是光泽度,年代越久的古董颜色越深,但那种深是幽深,而不是深的发亮,您这尊佛像光泽度太明亮了,故而我判断,这尊观音像,是件现代做旧的工艺品。”

“南,你可不要信口开河啊,要知道这件宝贝可是经过我们三人共同鉴赏过的,无论怎么看都认为应该是明末清初的东西,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现代工艺品了?”

赵海平率先开口反对,看来是他也对这尊佛像做过鉴定,而他指的三位,无非包括刘远山和谢天华。

江南笑而不语,目光却在胡允之脸上来回扫荡起来。

胡允之微微一笑,从容不迫的道:“江南,佛像的来源,你倒是的一不差,不过老头子有些好奇,你仅仅从包浆上,就看出了这是个赝品?”

一干人皆是一惊,胡老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间接承认了这尊观音像是工艺品了?

“老胡……”

赵海平吃惊的喊了一声。

胡允之冲他笑着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话。赵海平苦笑一声,闭口不言了。

江南继续道:“当然不止这一个方面,从做工上也能看出一丝端倪。”他把佛像递到胡允之面前,道:“您看,它的线条较为笨重,手脚各方面雕刻的都不是很清晰。”江南又把佛像倒了过来,将膛底朝上,道:“您再看它的膛,有白色的石英砂,众所周知,古代青铜器膛底是不会出现石英砂这种制作工艺的,一件新生产出来的青铜器,需要埋在地底下好些时辰后在挖出来展示陈列吗?这才是这尊观音像最大的破绽,这明显就是现代塑胶翻模做的产品,不是真品,如果您老是按照明末清初这个年代收上来的,那么,呵呵,呵呵呵……”

“呵呵什么?你直我亏大发了不就完了吗?”

胡允之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径直把江南的心里话替他了出来,老爷子乐呵呵的,似乎全然没有买东西打眼交学费后懊丧不已的神情,要么是心态摆得特别端正,要么就是经常打眼习惯了。

江南认为胡老不像是刻意摆个高姿态给大家看,因为他完全没有必要嘛,那就只能明,老爷子买的时候就看出佛像是假的来了,里面有故事啊,这么一想,倒让江南对老爷子感兴趣起来。

“胡伯,您老早就知道这佛像是赝品了吧?”江南笑着问道。

胡允之赞许的头,再看江南的目光就加了三分欣赏,他解释道:“捡漏靠的是眼力,碰的是机会,如今古玩收藏热席卷全国,好物件越来越少了,哪还有那么多漏可捡?

那天去沈阳道逛摊,走了好几家摊子都没看上称心的玩意儿,我就有些失望了,正准备回宾馆时,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的,那叫一个暴土扬尘,我正准备找个地方避一避,等这阵风沙过去了再走,一个年轻的摊主招呼我:‘大爷来我介(这)里避避沙尘吧。’天津人热情,摊主的性格透着北方汉子特有的豪爽,我也没犹豫,直接去了他的摊位上,因为摊子上面搭了个简易棚,有它阻挡着,就明显能感觉出风力了一些。

俗话,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我就跟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伙子,能看出来我是个老玩家,随手递给我这尊佛像,是一个朋友请他代卖的,他看过之后知道这玩意儿不真,所以跟那朋友明了,这东西卖不上价去。他那朋友表示,只要卖了就成,钱多钱少的无所谓,原因是他本身就在这佛像上吃了亏,是用一只明代的白玉双龙带钩跟朋友交换来的,找人鉴定知道是假的后,看着就闹心。

伙子,他答应了人家,要帮他卖出去,把货接过来后,他反而有些吃不准了,认为这尊佛像不像是做的旧,于是就问我,能不能给断断代。我一上手就给他判断出来了,标准的现代仿品,并且做旧的手法十分拙劣,就是把新铜器在酸梅液中浸泡个十几天,再将漆皮泡在酒精中至漆皮溶化,再调入矿色石在铜器表面,最后把它埋入地下,五十天后取出,经过细砂纸打磨,就成为现在这副样子了。

伙子听得目瞪口呆,但是心里也有所准备了,他问我,有没有兴趣把这件工艺品请回家?我一想,遇到个做旧手法都如此恶劣的玩意儿不容易,收藏了也不错,摆在家里给自己提个醒也好,问了问价,一百六十块钱,还不算贵,我就请了下来。”

胡允之娓娓道来,得有些口干了,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神经病!你买这么个假东西,就是为了摆在家里让它时常给你提醒?免得你今后买东西打眼上当?你脑子抽风了?”

赵海平毫不客气的损了胡允之一句,他还在为三个人都把佛像看走眼的事情耿耿于怀呢。

“嘿,老海,我看不是我脑子抽风,是你这张嘴欠抽了,怎么话呢?懂不懂得尊老爱幼?”

胡允之也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主儿,听了赵海平的话,他眼珠子一瞪,立刻出言反驳。

“你们俩有完没完?”

陈秉南一瞪眼道。

几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胡允之冲江南竖起了大拇指:“江不错,眼力是一等一的锐利,这尊佛像,我带回来后找好几个人看过,他们都是真的,今天本来想拿过来蒙蒙老陈,没想到不止没蒙的了他,还被你看出了破绽,不简单,伙子着实不简单!”

江南自然要谦虚几句:“老爷子过誉了,我不过是运气好,前几天恰巧看到书上有关于这种观音像的介绍,算是现学现卖吧。”

胡允之头道:“读死书,认死理是行不通的,学会活学活用,才能正确的掌握知识要领。江,你再看看这几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