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宝鉴天下 > 第26章 鉴宝(四)全文阅读

第26章 鉴宝(四)

见胡允之还让自己鉴定,江南顿觉汗颜无比,刚才鉴定那尊观音像时,江南就已经绞尽脑汁的把脑袋里那些关于青铜器的知识掏了个空,这会子再让他鉴定其他物件,真有些难为他了。

江南挠了挠头,笑道:“胡伯,我还是不献丑了吧?您再这样逼下去,非把我逼得崩溃了不可。”

胡允之哈哈大笑,笑声止住后道:“你这个子,跟着老陈学习文物鉴定这些天来,我不知道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本事,倒是先把他谦虚谨慎的性格学了个十足十。”

陈秉南居功道:“那是自然,我带出来的学生,必然继承了我身上的所有优。”

“你倒是不谦虚!”胡允之了他一句。

众人一阵哄堂大笑。

江南笑了笑,随手拿起了一块玉琮,在手上颠了颠,玉琮用白玉雕刻,玉质温润,部分受沁呈红色,通高约有三厘米,宽四厘米,内圆外方,上下两端有短射。表面纹饰用线浮雕结合细线浮雕琢成。图案主题的神人,脸面城梯形,眼为重圈,两侧有三角形眼角,宽鼻以弧线勾出鼻翼,阔嘴用一条长横线,七条短线刻出两排十六颗牙齿。

头饰内层为帽,刻八组卷云纹,外层羽冠,刻二十二组边缘双线,中间单线组成的放射状羽势,刀工细腻自然。神人上肢耸肩平臂,手及腰部、下肢屈曲,三爪如鸟。四肢密布卷云、弧线、横竖直线作成的纹饰。胸腹部雕刻兽面纹,有椭圆形凸面眼睑和桥形额部,雕刻的栩栩如生。

在玉琮的角尺形凸面上,以转角为中轴展开,每两节还雕刻了简化的神人兽面纹,四角相同、左右对称,共八组,这是典型的苏工作品,线条细腻柔和,人兽面部表情丝毫不显得僵硬。

琮是古玉中的礼器,古语讲:“黄琮礼地”,的是五行之中土在中央,号称“皇天后土”,土色黄,所以用黄色的玉琮来祭奠黄土大地。

江南手上的这块玉琮有大片的黄色沁,颇有白玉从黄之色。江南从书中了解到,高古玉有“大器不琢”之,意思是,欣赏古玉,要重视玉之美色。

胡允之见江南拿着玉琮就不撒手了,来回在手中把玩着,放佛很是喜欢一般,便笑着问道:“怎么?江也喜欢古玉?”

江南微微一笑,便道:“胡伯,您不用给我下套,我知道这块玉琮不是块古玉。”

“哦?呵呵,不是古玉难道是现代玉不成?”

胡允之又露出了他那特有的狡黠笑容,他总觉得江南这子非常神奇,刚才鉴定出观音像是个赝品要是他运气好或许还可以解释的通,如果再被他看透了这块玉琮的年份,就不是一句运气好可以糊弄过去的了,那得具备相当的眼力和对古玉多年的鉴赏功力。老爷子有些看不透江南了,当然也对他愈发好奇起来。

“,这块玉琮是怎么回事。”胡允之笑着问。

江南见众人又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不由苦笑了一声道:“您别难为我了,玩儿玉的行家是南伯,不是我谦虚,是真没把握,我也仅仅能看出这块玉琮的琢工属于典型的苏工,故此能判断出这不是块古玉,而是现代作品,其它的一概不知。”

他心,还是别露怯了,就凭自己,才看了几天书,就在一帮古玩界前辈面前班门弄斧,不是笑话么。如果没有天眼中的寒气,打死我也看不出这些古董的价值啊。

胡允之了头,跟陈秉南道:“老陈,你这个徒弟不得了,知道把师父捧高对他今后从你那里多学习一些古玩鉴赏知识有好处。”

“我现在算是弄明白了你爹妈为什么给你取名叫做‘胡允之’了。”陈秉南笑着道。

“怎么个意思?你倒是看。”胡允之不明所以的问道。

陈秉南神秘一笑,没等开口,就被谢天华抢先一步道:“我明白陈老的意思了,‘允’字在古文中是‘’的意思,结合胡老的姓氏,细细一品,胡允,不就是胡八道么?”

“妙啊,我怎么没想出来呢?”赵海平也凑趣了一句。

众人皆是哄然大笑,把胡允之气的鼻歪眼斜,哼哼了半天也没出一句完整话来,见大家还在大笑不止,胡允之绷着脸喝道:“笑什么笑?老子就胡八道了怎么地吧?!”完,他自己也笑了。

客厅里欢快的气氛此时达到了一个。

胡允之道:“快快快,眼看就到饭儿了,大家给帮个忙,把剩下的几件东西过过眼,我心里也就踏实了。总不能赖在老陈家不走了吧?”

陈秉南道:“这样吧,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咱们分别来,玉器我和远山来看,书画作品天华应该了解的多一些,你来。”

刘远山谢天华同时头表示同意。

陈秉南继续道:“老胡,你那兜子里还有两件瓷器吧?一起拿出来,让老海给你看看,南子,你多学着儿。”

江南赶紧应允下来,听陈秉南这么一,大家各自忙活开了。

胡允之从提包里拿出一大一两件瓷器,十分心的摆在茶几上。江南不经意的看了一眼,当下心脏一阵猛烈的跳动,大的瓷器是青花瓷啊!!太美了!

亲眼见到青花瓷,江南还是第一次,在书中倒是见过不少青花瓷的图片,但和实物一比较,就能判断出两者完全不是一种感觉。

江南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青花瓷的所有记忆,青花是高温釉下彩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中国青花瓷器烧制于唐代,经过元代的发展,至明清时,制造工艺已经高度成熟,且历久不衰。明代青花瓷以景德镇窑所制为代表,历代均有极为成功的佳作传世,尤其以明永乐、宣德、成化以及清三朝青花为最佳,因其纹饰清晰,呈色清新雅致,幽靓苍翠,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由此也常被后世仿制。

古玩行里有句话,叫做“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是,盛世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秩序良好,古董肯定会不断增值,而且不容易受到损坏。乱世时期古董就不行了,既有贬值风险又容易破碎,远不如不容易贬值的黄金携带起来方便又便于保管。

随着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兴起了一股古玩收藏热潮,从另一个方面来,这也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准,过去的几十年,人们被束缚着的思想一下解禁,对古玩收藏所爆发出来的热情徒然上升到了一个无法抑制的高度,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古玩市场慢慢回暖,消化着大家的热情所带来的温度。

由此,一些不安分的造假者也蠢蠢欲动起来,他们像闻见了腥味儿的猫,敏锐的嗅到了古玩行业中的暴利味道,古玩造假开始盛行,各种赝品仿品流入市场,手法高明者臆造出来的古玩,足可以以假乱真,而青花瓷,正是那些不法分子作假仿造的主要对象。

江南对这些了解的多,还得多谢书本上的介绍,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此言是一不差啊!

“南,过来看一下这件东西成色如何?”

赵海平已经把青花瓷罐拿了起来,在手上来回折腾好几遍了,他见江南若有所思的琢磨着什么,便好奇的了一句。

江南猛地回过神来,冲赵海平笑了笑,拉过椅子在他身边坐下,道:“我这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水平能看出什么真假来,海叔就别笑话我了。”

赵海平伸出手指他道:“水平不行还能从我手里把乾隆鼻烟壶抢去?别谦虚了,谦虚过了头就是骄傲。”

“海叔,您这句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我抢了你的鼻烟壶,明明是您自个儿没拿下,才被我捡了漏,后来您还在我身后出幺蛾子,打算截胡,要不是我……”

“得!你子非得把我的老底儿兜干净了心里才痛快是吧?你还是个男人吗?斤斤计较有意思吗?”

赵海平听江南又把自己那丑事儿拿出来,顿时出言制止道,好像在他辉煌璀璨的人生中,那只是为数不多的丑闻,但也让他脸面无光。

谢天华听了两人的对话,好奇的问道:“江南,怎么回事?难道老海又干那背后捅菊花的事情了?”

江南笑着了头。

“边儿呆着去,有你什么事儿?”

赵海平气呼呼地道。

谢天华笑着摇了摇头:“掩饰什么?其实你什么德行大家伙谁不知道啊?背后起哄架秧子的事情你老海又不是第一次干,这会子知道心虚了,早干嘛去了?”

赵海平几乎要怒火攻心了,“有道是,当面别揭短,打人不打脸,好嘛,今儿你们不止要把我那底细当面给我弄个底儿掉,打起我脸来,也是啪啪的,我是招你们了还是惹你们了?”

大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陈秉南道:“老海,你那脾气真得改改了,不然早晚有一天你得吃次大亏。”

赵海平大手一挥,满不在乎的道:“到此为止啊,还没完没了了,南,你到底要不要看?”

PS:求推荐票,收藏,击。各位请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