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乱舞清明 > 第九节 忠臣还是汉奸?全文阅读

第九节 忠臣还是汉奸?

唐牛儿也不理他,伸手就要拨开杨凡玉,杨凡玉顺势抓住唐牛儿的手,说道:“你老实呆在这里,哪里也不要去!”

唐牛儿用力一甩,说道:“哥哥不要拦我,既然是鞑子害我全家,我就要去找鞑子出来,把他们的头拧下来!”

杨凡玉一听,怎么能放他走,说道:“又发什么疯!找什么找,你根本打不过他们!”

唐牛儿大声吼道:“谁说我打不过他们的!从小到大,我唐牛儿打架就没输过!你不要拦我!”

杨凡玉暗暗叫苦,这蛮牛一旦发疯,真去要找人报仇,一定被清兵抓住杀了,一定不能让他去!

“你很厉害么?就算你很能打,你能打过一个,你能打过十个么?”

“怎么不能?!”

“那二十个呢?三十个呢?鞑子有成千上百,你一个人去有什么用,你打的过来么?”

“那哥哥和我一起去!叫上唐福和芷若嫂子!”

“糊涂!就算我们几个去也不顶什么用!听大哥的话,你也见过爹娘了,我们离开这里,着个地方我们多找些人,再回来打鞑子,怎么样?”

旁边老汉也说道:“牛儿,听你大哥的,他说的没错,多找些帮手才好打鞑子!”

“这,好,我听大哥的,大哥要说话算话!”

杨凡玉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说道:“大哥说到一定做到,要不还怎么当你大哥!我们现在先出城离开这里,再做打算,”说着,冲老汉又行了一礼,说道:“牛儿爹娘的后事就麻烦诸位街坊了,小子在这先谢过了。”老汉忙摆手说道:“放心吧。”杨凡玉这才带着唐牛儿匆匆出城,一行人会合后赶着车一路南下。

北京城此刻是乱成一锅粥了。

李自成于四月十三日亲率十万大军前往山海关讨伐吴三桂,于四月二十一日在一片石和吴三桂的关宁军展开大战。至二十二日,关宁军渐渐不支,开始要败退了,吴三桂无奈,只得剃了头发,单骑亲自到清军多尔衮帐中求援,多尔衮感到此为入主中原的天赐良机,遂以清君侧复社稷为名入关。次日,山海关大战展开,多尔衮则令吴三桂军在前先与大顺军交战,待到两军皆疲,而吴军已有败退迹象之时,方挥师从关宁军阵中杀出,关宁军则大喊“鞑子来了!”大顺军毫无准备,且激战数日,人困马乏,大将刘宗敏负伤而逃,随即引起崩溃,兵败如山倒,大败而溃。清军乘势向北京急进欲一举进入大明京师!

李自成带着几万残军急匆匆的回到北京城,一面传令马上撤退,一面命牛金星立刻准备,要登基即位!

四月二十九日,紫禁城到处张灯结彩,一片盛世景象。几个太监忙着布置宫殿,而大顺军的几位重臣却都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清军先锋已经到了北京城下了,而李自成却不安排军队抵抗,而是忙着称帝,这令李岩非常失望。但是现在他的话李自成已经很难听进去了,他也无法挽回局势,只能看着大顺军曾经横扫中原的雄师在进入北京城后迅速的腐化堕落。

正出神间,有太监过来高声叫道:“请诸位将军文臣跟着咱家前往武英殿参拜大顺皇帝登基大典!”

众人纷纷跟着那太监来到武英殿,在丞相牛金星和几个太监的指引下,按顺序分列左右站好,文臣头一个正好丞相牛金星,武将队打头的则是刘宗敏。

牛金星今天满脸红光,兴奋异常,他本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一直以来只以中个进士为毕生追求,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会站在这大殿之上成为一朝的丞相,文官的首领,掌握着一个国家的权力。虽然兵临城下,但是和他有什么关系呢?即使此刻马上死去也值得了,更何况清兵未必有传说中那么强,我大顺百万雄兵也不是看着玩的!

牛金星正踌躇满志的时候,就听得一阵鼓乐齐鸣,一堆太监宫女举着宫扇,黄钺,华盖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人身材魁梧,身着九龙衮袍,头戴十二珠冕,大步走到御阶上龙椅前,一转身,威严的看着诸人毕恭毕敬的跪倒在地山呼万岁,放声大笑,正是大顺朝的皇帝李自成!

吴三桂骑着马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身后跟着他的关宁铁骑,但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耷拉着脑袋,完全没有得胜的喜悦。吴三桂的心里还幻想着这一切不过是场梦,但是和他并辔同行的多铎却恍如一盆冰水一样,浇醒了吴三桂的美梦。

吴三桂只能机械麻木的任由坐骑把他带着走,直到不经意间超过了多铎惹的多铎怒斥才惊醒过来。他忙勉强堆起笑脸向多铎赔罪,又收拾心情考虑起他和他手下这支军队未来的命运。

随着吴三桂进城的只有区区一百亲兵,随同的却是多铎的四百正白旗精锐,将吴三桂和他的手下看的死死的。在满清大军的压迫之下,吴三桂无奈的只能按照多尔衮的意思把万余士兵留在北京城外一百里,而北京城则被清军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吴三桂妄图用驱虎吞狼之计一举除掉李自成和满清八旗,却没想到多尔衮如此狡诈,竟然叫自己打头阵,等两败俱伤的时候再由八旗收拾残局。现在李自成这条狼是被赶跑了,可是满清八旗这头饿虎却硬生生的挤进了自己的家!

吴三桂一路行一路看着街道两旁倒毙的人尸,心里默想:“看来传闻中京师有大瘟疫看来是真的了!好,多尔衮,既然你趁机入关占我大明故土,就让你八旗都染上这杀人不见血的瘟疫!老子就呆在北京城里看你是怎么死的!我吴三桂如今背负着叛贼的恶名,为天下人唾弃,就让我跟你同归于尽,来洗刷掉我的罪恶!”

多铎手拿马鞭指着路旁渐渐多起来的尸体,问道:“平西王,为何北京城里有如此多的死人啊?”

吴三桂心里极不舒服,但又不能表露出来,只得陪笑道:“回豫亲王,闯贼倒行逆施,残暴异常,蹂躏京师月余,弄的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以致多有毙命者也无人埋葬,实在是民之不幸,国之耻辱啊!”

多铎微微一笑,说道:“平西王不必伤心,我大清顺治帝和摄政王多尔衮心忧天下百姓,不忍看到大明江山落入贼手,才以清君侧为号,誓师出征,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啊!”

吴三桂忙高声盛赞,心里却骂道:“你们那里是救大明江山和百姓,分明是想把大明江山据为己有,把大明百姓都当作你们的奴隶!”脸上却一点看不出来,只洋溢着感激的神情。

原田国丈府邸中角落里的一处小院子里,大明的末代公主,崇祯最疼爱的女儿,长平公主朱媺娖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月了。当日北京城破前,崇祯突然大发凶性持剑要将宫中嫔妃公主全部杀死,长平公主被崇祯一剑砍断左臂晕死过去,崇祯也没有细看就奔其他人去了。而第二天李自成的大顺军就进了北京城,正值改朝换代,紫禁城里一片混乱,谁也没顾得上去看看长平公主的“尸体”,原来的人离开了,新来的人进来了,长平公主就这么一直躺在冰冷的青石地上。五天之后,奇迹出现了,长平公主居然苏醒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被宫里的剩下的几个太监发现了,就马上禀报了李自成。李自成见长平公主竟然死而复苏,感到很是意外,但也没有多在意,就叫人抬到刘宗敏那里去了,叫刘宗敏处置。

刘宗敏开始很高兴,心里想一定要好好享受一番大明皇家公主的滋味,自己一个打铁也能让高贵无比的大明长公主在身下婉转*,脑子里一下就涌上血了。

可是等到人太过一看,刘宗敏却吓了一跳,心里面娇美端庄的公主形象一下了没了,只见眼前的人瘦的皮包骨头,满脸血污,眼窝深陷,嘴唇青紫,而且还没了一只胳膊,心里一阵恶心,一摆手忙叫人抬的远远的,转念一想,又召过一个亲兵说道:“你在本将军的府邸里寻个安静的院子,把这女子带到那里去,再找个郎中给她看看,不要让她死了,好好养着,等她好的差不多了,再来通知我,本将军好去快活一番。”亲兵领命去了,将长平公主安置下去。

刘宗敏后来却一直忙着到处抓人敛财,一直到出征打吴三桂到败退回北京再到从北京向西撤退都没再想起来长平公主这个事情,这也使得长平公主保住了性命和贞洁。

现在在长平公主房间内的除了她自己,竟然还有几个少年,一个年轻妇人满脸忧伤坐在长平公主旁边,不停的擦着眼角。

少年中的一个年长些的坐在桌旁,看着在房间不停踱来踱去的两个少年,听着那少妇的抽泣声,心里十分焦躁,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就知道哭,有什么用?四弟,不要转来转去的了,你不嫌烦么?”

“太子哥哥,你以为就你一个人烦么?三弟五弟还有长平皇姐和袁妃娘娘哪个不是心急如焚?”

“住嘴!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再叫我太子了!现今我们身份特殊,一个不小心被人听了去,我们就有杀身之祸!”

这几个少年赫然是大明末代皇帝崇祯的皇子!年龄稍大的正式太子朱慈烺,已经十五岁了,崇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希望在他身上,很早就延请本朝里最有名望和才学的大儒来教导他,平时处理政事的时候也经常叫道身边来训练他,此刻显然是这几个人的主心骨。

另一个说话的正是皇四子永王朱慈炤,他的母亲是崇祯最宠爱的田妃,一向是和周皇后对着干的,所以也不怎么买太子的帐。而且他今年也十四岁了,平时田妃也没少在他身上下功夫,一心指望他日后能荣登大宝,好母凭子贵。

其他两个则是皇三子定王朱慈炯,今年也是十四岁了,只比永王大了几天,和太子是亲兄弟,不过人比较老实,却是十分喜爱木匠活,和他大伯天启皇帝一个德行,为此不知被崇祯骂过多少次,但屡教不改。

最小的是封号最古怪的孺孝悼灵王玄机显应真君的皇五子朱慈焕,因为五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崇祯误以为他死去了,伤心之下就弄了这么个封号出来,但是谁知道朱慈焕竟然又活了过来,不过这封号就这么留下来了,宫里人都叫他真君五郎,他却也是田妃所生,不过经常被朱慈炤欺负,太子也看他不顺眼,就养成了随风倒的性格,处处小心谨慎,却是兄弟几人中才学最好的,经常语出惊人,崇祯也总是夸奖他。

那妇人则是大难不死的袁妃,当日被崇祯砍了两剑,刺个对穿,却是堪堪避过心肺要害,同长平一样,只是昏死过去,后被人救起,也送到这里将养,和长平公主两人为伴,相依为命,才能挺到今天。

“四弟,你不要和太子,呃,慈烺顶撞了,你们现在处境危险,人人欲得之,我看你们还是快离开这里吧!”

“不行,”朱慈炯和长平关系很好,忙说道,“要走就一起走。”

朱慈烺也说:“对,三弟说的对,要走就一起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