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辅汉安刘 > 第六回 张医圣救治伤寒病全文阅读

第六回 张医圣救治伤寒病

吴平前往长沙黄忠的住所,看到了眉头紧锁的黄忠和愁容满面的黄夫人,在吴平表明了来意之后,黄忠夫妇他们俩人急忙引着吴平到黄叙的房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像望诊,是对病人的神、sè、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yīn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中医的望具体就是指看五官,目舌口鼻耳,看眼睛是否有神,眼白是否有异常,舌头是否过红,舌苔是否过厚,舌苔颜sè是白还是黄,口腔是否有炎症,颜sè是否过红或过白,鼻子是否有有鼻炎,鼻涕是稀还是稠,颜sè黄sè还是白sè,耳朵外形、xìng状,主要看耳轮耳轮肉厚的肾先天就比较好,然后有没有耳鸣或者耳炎。注: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解释就是:眼睛的毛病就是肝有问题,舌头有问题就是心脏不好,口腔问题就是脾不好,鼻子的问题就是肺不好,耳朵有问题就是肾不好。但是在眼睛和舌头又有细分,在眼睛里面还具体分为瞳孔和眼白,瞳孔反映的是肝的问题,比如近视、眼神恍惚都是肝的问题,通过养肝是可以治好的,现在就很多通过养肝治好近视的(这在西医是基本不能治疗的)。眼白对应的是心肺,眼白如果红了,则说明心火热了,引起眼白的毛细血管发炎充血。舌头边沿反应的是心脏问题,舌头红了说明心火热,要降火和养心。舌苔则反映的是脾胃的问题,舌苔黄,脾胃火大,舌苔白了,说明脾胃寒了,要养胃养脾。

而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均要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真正的中医只问大小二便(xìng状、次数等),不会问什么病,问什么病的基本只配做大夫(西医医生),不配叫中医。张景岳创“十问歌”,提出问诊的要领颇具规范xìng,但临证不可刻板对待。应有目的地重点探问,围绕患者主诉,突出的主要症状、体征,深入查询其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兼症,了解病情发展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判断的准确xìng。

黄忠迫不及待的向吴平询问情况,吴平对黄忠曰:“令郎黄叙看来是早夭之象,恐怕命不长久。”黄忠打断吴平的话曰:“吾曾经四处求医,都没有结果。”吴平告诉黄忠:“幸好你遇到了吾,令郎的病也不是没得医,黄叙的病不是一般的伤寒杂病,吾只能暂时减轻他的痛苦,如果要治本只有去南阳找“医圣”张机,他或许有办法能医治令郎的病根。”

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sè,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医学大师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却在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xìng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jīng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仈jiǔ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jīng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jīng微过其师”。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难经》、《yīn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翌rì清晨,吴平和黄忠踏上了去南阳的道路,一路昼夜兼程,晓行夜宿,不一rì,来到了南阳,问名了张机的住处,吴平和心急如焚的黄忠便前往求见。远远就闻到了熟悉的浓烈的中药味,他们两人在一处简陋的茅屋前停下了脚步,吴平上前轻轻的叩门,童子告诉吴平说张先生一早往山里采药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吴平建议在这里等候张机回家,黄忠则认为应该去山里找寻张机,吴平终究是拗不过黄忠,谁让人父子连心,只好与他一同前往。可是,南阳到处都是山,可以采药的地方也千千万万,黄忠他们两人只能等在下山的路上,黄忠是坐立不安,来来回回的走动,硬是拉着吴平去山中寻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两个在一处深涧中找到了这位神医。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年),张机已经被举孝廉,进入官场,但是他还是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原本可以作为官吏呼风唤雨的他,却整天与山林草木为伍,真是值得钦佩啊!在听完了黄忠他们的来意之后,张机又详细的向黄忠他们询问了黄叙的病情,张机决定和黄忠他们走一趟。黄忠和吴平请来了张机,他“望闻问切”之后,便开出了药方,黄叙吃了之后果真药到病除,再配合吴平施以的针灸,很快治好了黄叙的病。黄忠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了开来,他对张机和吴平都是万分的感激。吴平心想:黄忠,吾救了你儿子,希望你能好好培养他,将来能为刘备所用啊!同时也希望你因此能活得更长一些!刘表得知此事后,也非常高兴,任命张机为长沙太守,命黄忠镇守长沙。

话分两头,孙坚换回黄祖,厚葬祖茂。率领将士众投靠了袁术。孙坚非常感谢吴平的救命之恩,问吴平想要什么,吴平趁机让他收自己为徒。吴平要拜师,孙坚却说:“你救了吾xìng命,吾还要称呼你为恩公了。”吴平连忙摇手说:“不敢,不敢。”孙坚说:“既然如此,你也不必叫吾师父。”从此,孙坚就细心教导吴平为将之道。首先教得是武德,练武之人要做得就是保家卫国,为国为民。

之后开始教授吴平武艺,每天清晨起来跟着孙坚去跑步,晚上睡觉前还要跑一次,慢慢得变成负重跑,可以想象那是多么非人的生活。白天从最基本的扎马步开始,后来手上还加上两个石臼,一站就是几个时辰,古代的一个时辰可是相当与现在的两个小时啊。孙坚告诉吴平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定要练好基本功,而且吴平早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练习年龄,这些都是要从小练起的,吴平必须加倍努力,弥补这些错过的时间,否则就来不及了。这样的训练真的很残酷,吴平每天一躺到床上就呼呼大睡,睁开眼睛又是枯燥的训练,吴平有很多次都想放弃,可是看到孙坚眼里希冀的目光,那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吴平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