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辅汉安刘 >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名(Ⅲ)全文阅读

三国演义武将武力排名(Ⅲ)

(六)基本方法

前面我们完成了一系列的武评理论的详细阐述,接下来应该要进入具体排名分析阶段了。但是从以往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排名的分析思路有着较多的差异,所以,把一些我自己在分析排名时的基本方法先做了归纳,大家可以先就这些方法展开讨论!

一、论据的选择:

1、哪些可以作为武力排名的论据?

(1)通过有效战例和有效结果直接比较,例如:颜良强于徐晃!

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25回)

(2)通过有效战例间接比较,例如:以吕布为参照,方悦强于穆顺!

乃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5回)

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5回)

(3)通过人物评价间接比较!例如:在孔融看来,颜良、文丑强于张郃、高览、淳于琼!

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22回)

2、尽量考虑全部的论据!

不能为了证明某武将强而刻意的去强调对该武将有利的论据,无视其他不利的论据,这是许多武评的通病!

没有看到、没有想到一些违背自己结论的论据,是武评的水平问题,通过讨论这是可以逐渐提高的;看到了、想到了,却因为不利于自己的结论而故意避而不谈这些论据,却是武评的心态问题!

3、有效战例的认定!

(1)有效战例的前提是双方必须都要具备:交战的意识、旺盛的斗志、充足的准备!对于评定武力而言,前提无效的战例无参考价值!例如:

①偷袭(一方缺少交战的意识)!例如:

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岱也(105回)

分析:

魏延根本没有和脑后马岱交战的意识,丝毫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武力,显然不能用来判断双方的强弱!这样的战例显然属于无效战例。

②突袭(一方交战的意识出现的太晚,来不及做充足的战斗准备)!例如:

(颜良)见关公冲来,方yù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25回)

分析:

这一战,关羽的所有动作颜良都看的见,包括提着刀飞快的冲来!但是颜良仍然“yù问”,至于颜良“为什么要问?”、“想问什么?”都无关紧要,我们只要知道颜良确实是在“yù问”就行了,这就告诉我们:直到此时,颜良都没有交战的意识。不可能看着刀刺到胸前还没有交战意识,但是现在才有已经太晚了,此时已经丧失了防守(招架和闪躲)所必须的反应时间!此战丝毫没有体现出颜良的武力,当然也就无法由此战来判定关羽和颜良的武力强弱!

③逃跑(一方缺少旺盛的斗志)!例如:

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cāo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50回)

分析:

许褚、张辽、徐晃三人战张飞,结果竟然是“诸将各自脱身”。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战曹cāo赤壁大败,全军只顾逃命,因此几乎毫无斗志。要不是为了让曹cāo先走,他们甚至可能不战而走。显然不能由此判定为张飞武力强于许褚、张辽、徐晃三人的联手!

(2)有效战例的结果未必有效,有效结果必须要具备:可重复xìng!

①有效战例是反应真实武力的,真实武力是基本不变的,真实武力强的武将获胜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有效战例必然是可以重复的,并且允许失败方总结经验教训的!

让单挑的失败方在第一次单挑的基础上,总结“非武力失败因素”,然后,重新再和胜利方进行第二次单挑:

若失败方没有这种因素可吸取教训,只是武力不如对方,显然第一次单挑的结果是有效的,第二次单挑是没有必要的,真的进行,结果也会和第一次单挑基本一样;

若失败方能总结出某个“非武力失败因素”的教训,自己只要如何如何就能纠正这个“非武力失败因素”,显然,第一次的单挑结果是值得商榷的,再战的结果应该有所不同,甚至大不相同。

举例:

颜良胜徐晃,徐晃的失败没有教训,就是武力不如颜良,此战结果有效;

关羽胜管亥,管亥的失败没有教训,就是武力不如关羽,此战结果有效;

庞德胜关羽,关羽有教训:“只要不追失(诈)败的庞德”,此战结果无效;

关羽斩颜良,颜良有教训:“只要不问问题,直接战斗”,此战结果无效;

……

②这种方法本身我认为是很严格的,但它完全依赖于我们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分析,现在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人并不太多。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所有战例的结果究竟是否有效!

(3)有效战例在武力排名中的价值:

①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直接决定了武力排名!例如:颜良20合胜徐晃,决定了颜良强于徐晃!

②有效战例加无效结果,结果对评定武力无效,过程具有参考价值!例如:夏侯渊以拖刀计胜杨任,并不能以此说明夏侯渊的武力强于杨任,只能说明双方的武力至少需要30余合以上才能分出胜负!

③最终未能分出胜负的有效战例,肯定具有参考价值,但并不一定是武力相当!后面对于“不分胜负的有效战例能否判定为武力相当”有详细的分析。

二、矛盾论据的处理方法:

1、处理矛盾论据的核心依据是:可信度!

(1)可信度高低的评判:

①如果多个论据支持的结论是一致的,能够相互印证,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例如:吕布“素知飞(虎牢关)勇,亦不敢相逼”和小沛“酣战一百余未见胜负”形成了相互印证,可以认定:张飞和吕布武力很接近!

②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直接得出的排名结论,可信度很高。

例如:颜良20合击败徐晃!可以认定:颜良武力明显高于徐晃!

③也是由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直接得出的排名结论,但是交代了其他信息,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

例如:“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此战虽“未见胜负”,但是作者通过刘备的“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来告诉我们:张飞下风!

例如:“背后张飞赶来。布无心恋战”,这是吕布对关羽的战斗,吕布逃跑了,作者通过交代“背后张飞赶来”,来告诉我们:吕布并非单挑输给了关羽!

④许多武将之间没有直接战例,显然我们就只能通过间接比较来得出排名的结果。这种方法可能会有偏差!所以,可信度很一般!

例如:魏延“与岱战不十合,岱败走”;张飞“战不十合,马岱败走”!这两战皆为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即魏延强于马岱、张飞强于马岱这两个结论可信度是很高的!但若要以马岱为参照,得出魏延等于张飞的结论,则明显偏差较大,因为公认张飞是明显强于魏延的!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武将选择败退的时机是很不一样的!有些武将“料敌不过”就准备全身而退了,例如:“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还有些除非你将他杀了,否则他绝不会退,例如曹洪对马超!

但是解释起来就有点麻烦了!因为明显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马岱对魏延时,提前败退了,并用箭shè退了魏延,都很像诈败了,否则本可再多打几回;二是马岱对张飞时,马岱多撑了几回,也许是想更多的体会一下张飞的武力,回去告诉马超!我们不知道,究竟是哪一种!

⑤还有一些武将连间接比较都做不到,只有书中人物评价。依靠某人的评价来确定某武将武力的高低,显然更加片面,一般只能作为辅助参考,可信度较低。

例如:“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事实证明华雄可斩潘凤!

⑥一些有事实依据的人物评价、一些有多个人物都认同的人物评价可信度较高一些,参考价值也稍大一些!

例如:袁绍说:“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孔融说:“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俱世之名将”

曹cāo说:“颜良连诛二将,勇不可当”

颜良、文丑的自己人和敌人都认为他们“勇冠三军”,显然他们的武力是勿庸置疑的!

(2)采信可信度较高的论据,并合理解释其他可信度较低的矛盾论据!

例1、比较潘凤和华雄的武力!

论据a、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5回)

结论1:潘凤高于华雄!

论据b、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5回)

结论2:潘凤低于华雄!

分析:

①论据a和论据b推出的结论是矛盾的,我们处理的时候首先考虑可信度!因为论据b是有效战例加有效结果,可信度高;相对而言,韩馥的话显然可信度低,所以我们采信论据b,支持结论2:潘凤武力低于华雄!论据a的解释:韩馥看走了眼!要么看走眼了华雄;要么看走眼了潘凤!

强调,论据a究竟该如何解释并非关键,关键是我们确定了:必须重新解释的是论据a;必须解释到与论据b没有矛盾为止!

②有人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搞的太复杂了,其实,这个例子只是想先明确一下处理思路!如果没有论据b,或者论据b的可信度不高(假设潘凤是在战斗过程中马失前蹄被华雄斩的),论据a即使可信度低,我们又凭什么怀疑?

例2、比较马超和张飞的武力!

论据a、张飞220平马超!详细分析见第七章“武将排名-超一流要点3马超”。

结论1:马超和张飞武力相当!

论据b、马超20合胜张郃;

结论2:马超和张郃武力有差明显距!

论据c、张飞三五十合未胜张郃!

结论3:结合论据b和论据c,以张郃为参照,马超强于张飞!

论据d、与马超武力相当的但体力不充沛的赵云,30合胜张郃!

分析:

①由于论据a推出的结论1可信度很高,所以由间接比较得到的结论3需要重新解释!

由于论据d与论据b相互印证,“马超和张郃武力有差明显距”的结论是可信的,所以相对而言最可疑的是论据c!

②武力评定结果:马超和张飞武力相当,均明显高于张郃!论据c重新解释,例如:张飞对张郃时,张郃拼命支撑,“只盼两寨来救”!

③有人认为应该在论据a的基础上参考论据b,得出马超强于张飞的结论!我是不赞同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等于是用可信度较低的“马超强于张飞”否定了可信度很高的“马超与张飞相当”!

④令部分网友困惑的“AB、BC、CA”,所谓武力连环套问题,现在也已经有了解决思路,即分析3个结论的可信度,采信其中可信度较高的,重新合理解释可信度较低的!如果3个结论的可信度都很高,可以认为是原文作者的描写出了问题!还好,“毛版”《三国演义》未出现如此严重的矛盾!

只要“马超和张飞武力相当”是非常可信的,即使张飞20合被张郃击败,也不会影响马超和张飞武力相当的结论!其他相对可疑的论据全部都要重新解释,解释到与最可信的结论没有矛盾为止!除非其他结论的可信度超过“马超和张飞武力相当”的可信度!

2、依据可信度解决矛盾论据的意义!

武力排名的公正xìng完全取决于论据的可信度!也许受限于《三国演义》的描写详细程度,我们采用的部分论据可信度并不是很高,有时还会与其他论据相矛盾,但是相对而言,在所有能够证明该武将武力的论据中,它的可信度必须是最高的!这样我们的排名才是最可信的、最公正的、最有说服力的!

三、武力相当的判断方法:

1、要想认定两员超一流武将武力相当,个人觉得首先:单挑回合数要达到100合。

(1)“未分胜负”并不一定是“武力相当”!

书上有许多战例说“不分胜负”、“未分胜负”,但是我们从中能发现一点,许多战例的回合数都偏少,如果再打下去,很可能就分出胜负了。举个战例,原文:

(关羽)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纪灵却遣副将荀正出马(14回)

分析:

由“纪灵大叫少歇”并派副将出战可知,纪灵是自知不敌了,所以武力比较:关羽纪灵。

我们再假设,如果关羽和纪灵才打到20合,就由于其他外部原因停止了单挑,那时纪灵连“少歇”都没有喊,岂不是看起来更像平手。所以我认为:回合数越少的“不分胜负”,越不能认定为武力相当。

(2)那为什么要先单挑到100合,而不是80合?120合呢?

马超对许褚、马超对张飞、庞德对关羽、关羽对黄忠,这些实力接近的单挑,都有一个共同点:打了100余合以后,都停顿一下。即使没有分出胜负,即使双方都准备继续打下去,也都要停顿一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歇马。所以,先打到100合这个停顿再说,打不到100合的所谓“不分胜负”都不能说明就是武力相当,因为再打下去,可能就分出高下了。

2、即使一次xìng单挑了100合不分胜负,仍然不能说明双方就真的武力相当,只能说明武力很接近,因为再打下去还是可能看出微小差距的。

如果看出了这种微小差距,我们在评定排名时就应该体现出这种差距;如果他们没有能够再进一步的打出差距,我们就只好认定为武力相当!

3、一般情况下,不可以累加。我们假设因为某人只能撑30合,但每天都只打5合,便退回去恢复体力,这样打个一年,那岂不是1800余合不分胜负。所以,不可以累加,要一次xìng单挑到100合。

4、对于非超一流武将,100合的标准可能偏高了,可以适当降低,档次越低,降的也越低!我们会在一流武将排名的时候,进行调整!

(七)武将排名-超一流概述

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超一流武将的武力问题,这也是本文叙述的重点内容。自一流往下的武将,由于战例的不够充分,越往下越不够充分,排名也就相应的缺少说服力,等到经过大家进一步的讨论后,再补充!

一、武将档次:

1、武将档次的划分及其武力值范围:

(1)超一流:100≥武力值≥97;

(2)一流上:97武力值≥94;

(3)一流下:94武力值≥90;

(4)二流:90武力值≥80;

(5)三流:80武力值≥70;

(6)不入流:武力值70,凭感觉给定武力值。

2、划分依据:

(1)97、94、90、80、70这些分界点完全是凭个人感觉,呵呵!

(2)一流分两个档次,目的是为了照顾一些名气很大的一流武将!

二、超一流武将排名概述:

1、为了使大家更清晰的理解我对超一流武将的武力评定思路!特制作了《三国演义》猛将论证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并概括了全部论证要点,后面将做详细论证:

(1)吕布:先确定吕布第一,武力值为100;

(2)张飞:张飞接近吕布,但低于吕布,确定武力值为99;

(3)马超:马超和张飞武力相当,确定武力值也为99;

(4)赵云:赵云很强,但是位置不太好确定,最后只能通过孔明的评价,让赵云和张飞、马超并列,武力值为99;

(5)许褚:许褚和马超武力很接近,但略低于马超,武力值为98.5;

(6)典韦:典韦和许褚武力相当,武力值也为98.5;

(7)关羽:关羽武力很强,略低于张飞,武力值待定;

(8)颜良:关羽不低于颜良、颜良高于许褚、关羽略低于张飞、张飞与马超相当、许褚和马超十分接近,颜良不高于马超,经过对以上六条结论的综合处理,最终得出结论:关羽、颜良、许褚武力值都为98.5;

(9)文丑:颜良和文丑齐名,由于颜良武力表现的更突出,确定文丑武力值为98;

(10)黄忠:老黄忠和关羽武力接近,略低于关羽,武力值为98;小黄忠比老黄忠强,武力值为98.5;

(11)庞德:庞德和老关羽武力相当,略低于小关羽,武力值为98;

(12)孙策、太史慈:孙策超一流,武力值待定;太史慈与孙策武力相当,也为超一流,武力值也待定;

(13)张辽:张辽与太史慈武力接近,张辽的武力表现不够超一流,太史慈属于超一流,于是,太史慈比张辽强一点点;于是,太史慈排在超一流之末,张辽排在一流之首。设定太史慈和孙策武力值为97,张辽武力值为96!

2、武力值的差距所代表的含义:

(1)差距代表着分出胜负所需要的回合数!

例如:马超(99)比许褚(98.5)高0.5。0.5的数值差距是想说明双方的武力差距实在是太小了,从马超和许褚的单挑来看,武力值仅相差0.5的武将之间的公正单挑大概都要到200合以上才能看出细小差别。由此推测:关羽和张飞也是要打到200合以上才能看出微小差距的!

有人还是觉得0.5的差距不足以表示武力接近的程度,要求进一步缩小到0.1的差距!如果你理解了马超(99)和许褚(98.5)之间武力值相差0.5的含义,缩小到0.1是没有意义的,就算缩小到了0.1,说不定还有人认为要缩小到0.01的,所以,就这样,希望大家能理解。

(2)具体参考标准:

说明:

①差值是指武力值之差;回合数是指分出胜负至少需要的回合数!例如:差值为0,就是表示需要285的回合数,才能分出胜负;差值为2.5,就是表示应该在60~75合之间分出胜负,等等!

②只适合于超一流武将,后面的武将不能采用这套标准,因为有的武将根本就不具备支持他打到100合的体力!

③由于计算公式较复杂,目前还在完善当中,暂时就不给出了!

④本来没有想写这个,因为肯定是自找麻烦,里面的数据细节肯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家能明白思路就行了,以后会进一步修正的!;